《中国健康经济评论2020》节选之②——疫情爆发后精准医学冷思考
2021年8月11日
《中国健康经济评论2020》节选之④——刑法修订驱动的生物医药创新
2021年8月11日

《中国健康经济评论2020》节选之③——如何用工业化流程实现个体化细胞治疗

作者:刘沐芸    来源:国地

11.jpg


摘要:过去近20年学术期刊报导的这些先进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及不同国家对这些先进治疗方法基金资助的跟踪来看,细胞治疗进展非常快,稳居各个国家的支持政策优先序列。但从现状来看,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以细胞治疗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也没有出现一个“Game-changer”的“重磅炸弹”。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化细胞治疗的“高动态性、高复杂性、个体化”等特征使其无法共享已成形的生物医药产业设施与审评审批体系,需要构建新的基于细胞治疗特性的产业设施和审评审批体系,加速新兴细胞产业的形成。


关键词:个体化细胞治疗产品;智能制造


图片

31.jpg


面对个体化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其他一些先进的治疗方法,我们要如何评价这些新一代个体化细胞治疗方法的真实进展呢?


从过去近20年学术期刊报导的先进的个体化治疗临床研究,及不同国家对这些先进治疗方法基金资助的跟踪来看,细胞治疗进展非常快,稳居各个国家的支持政策优先序列。但为何迟迟没有“重磅炸弹”出现呢?


因为,要真正评价哪些人以及有多少人从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中获得益处,可能不能只看发表的文章数量和国家基金支持的力度,而要看这些国家基金支持的项目和发表文章的研究结果有没有推动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体系或者产业体系。支持政策的优先序列,只能反应政策制定者的良好愿望,要实现良好的结果中间还隔着一系列的策略、方法和路径。


32.jpg


从这方面来看,个体化细胞治疗的真实进展可能还不算成功,目前只能归为科学研究上的成功,离产业的成果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细胞治疗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以个体化细胞治疗商品化与普及化为特征的新产业。只有形成了一个新产业,或者说以工业化的形式批量实现个体化治疗服务,并有配套的产业链上下游,面向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实现病有良医,建设一个新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才是一项研究成果实现了其改变临床现状的产业化过程。


可能乍一看,“批量生产个体化细胞产品”会显得有些矛盾,但其实细想之后,并没有矛盾,因为任何一项研究成果想成为改变世界的商品,都需要工程化的思路(Engineering Principles),应用工业化的方法(Industrialization),将研究成果“固化”为稳定、标准、持续供应的产品,也就是前面讲的“批量生产个体化细胞产品”(Mass Customization)。


例如,世界著名的CAR-T疗法,虽然具有突破性疗效,但却因生产困难,无法标准化、规模化,交付链条繁琐,缺乏可持续性,也因此价格昂贵,不具备广泛的可及性。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可以支持个体化细胞治疗批量定制、稳定交付的配套的产业新基建和产品交付体系。


33.jpg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预计,2025年后,每年会批复10-20个先进细胞治疗产品。我国对此没有明确的承诺,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中的细胞治疗IND也有近30个,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细胞治疗产品提交IND申请。据美国再生医学产业联盟的年度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项细胞产品IND临床研究在进行中,有60000多名不同适应症的患者参与这些临床研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配套的产业新基建施以工业化手段,简化生产,优化交付并降低成本,这些注册临床研究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可能都是一个问题。


因此,国际上一些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和药厂也开始关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一些先进治疗方法,虽然数量还不太多,但这些具有成功产业经验的大药厂、大生物公司的行为却具有一致性,就是从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个体化疗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通用型的GMP厂房、避免批次混淆的管理系统等开始,这也应验了那句老话——“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看到,这些个体化细胞治疗研究成果的产品化需要配套新一代的产业体系,甚至是标签管理等,才能实现个体化细胞治疗产品的批量、标准、持续地稳定交付。


2019年11月,美国政府制定了《面向2030国家先进细胞制造路线图》,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可重复、高质量”的先进细胞制造为目标,明确指向要“设计、开发大容量、集成在线监测和数据处理的,全自动、一体化、反馈式、可平行制造复杂样本的封闭系统,并集约使用洁净环境”。势要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活”细胞产品的常温保存和常温运输(可与“火箭可回收”媲美),以便利配送和使用。


34.jpg


该细胞制造路线图直接将细胞智造列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序列,因为如果没有细胞智造支持,对当前医疗体系现状形成颠覆性改变的细胞治疗技术和产品就无法成为人人用得起、用得上的一般性产品,也无法将美国研究的细胞治疗产品像其他生物医药产品那样卖往全世界,继续保持美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性以及美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国际的领导地位。


也有细胞公司与行业细分领域的专业小能手联合打造稳定的个体化细胞治疗产品生产交付体系,比如北科生物与赛动智造联合开发的细胞智造无人生产线(提前实现“美国细胞制造路线图2030年发展目标”),搭载有细胞制备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配置温控运输、追溯管理系统和质量查询系统,建立可以支撑个体化小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的软件系统,以帮助细胞公司实现细胞治疗产品的全球生产和稳定交付。


美国国家规划和行业“大佬”的动作表明了细胞治疗的行业风向标,通过培育和联合行业小能手共同布局新的产业设施,打通具有突破性疗效的细胞治疗商品化过程中所必须的智造、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确保细胞治疗研究成果成功转化,对这些先进细胞治疗产品具有稳定、持续的可及性需求。因为,新的研究成果如果没有新设施配套就无法推动新医疗体系范式变革的完成,而新的产业设施不仅是硬设施的投资建设或软体系的积淀,更是工程化创新、跨专业集成创新以及颠覆性创新等的创造应用,从而在根本上实现“活”细胞产品的质量稳定、安全有效、成本可控。


35.jpg


联合具有突破性研究思路、具有不同专业能力的行业“破坏者”共同构建一个“鲇鱼”式的创新联合体,驱动行业变革,会是一个高效的实施路径,政府或大药厂提供硬资源,行业小能手实施“破坏性”创新,优势互补而又精简高效。不是说大药厂和大公司无法实施行业小能手的行为,只是需要时间和反复的试错,但是大公司赖以生存的运行体系在根本上与颠覆性创新所需要的“灵巧、弹性和快速”机制相悖,而对这些成功的行业“大佬”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


因此,地方部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产业设施,建立完善的硬设施,并着重培育行业小能手,组织、聚集发展将是一个高效的实施路径,主要关注其是否具备承担破坏性创新的知识、队伍和方法路径,而没有必要区分“大”“小”。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过去不存在的新领域,成熟大企业的成功是基于已经存在的、人们熟知的、成熟稳定的行业和商业模式,但这些成功经验和模式未必能复制到一个过去不存在的新兴行业。


掌握一项专业技能或创新成果开启一个新的细分领域是“小”的创业型公司天生的基因和驱动力,因为若没有过硬的专业成果,就不会有其创业这个具体的行为。因此,在建设新产业设施时需要配套新的决策体系,惯性地选择有实力的大公司未来可能面临专业缺乏的不确定性,附带成本也会更高。大洋彼岸的创新型小公司SpaceX和老牌巨无霸波音公司同台竞技NASA“不可能任务”的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火箭可回收”这一全新细分领域,波音完全没有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相对一个因此而生的SpaceX,波音毫无优势可言。


36.jpg


深圳一个案例也是很好的说明,这里不涉及招标遴选的具体过程以及过程的合法性,只从一个旁观者、从决策惯性的角度谈谈如何选择合作伙伴。负责项目部门在选择环评单位时,不管从哪一个维度,比如主要领导的决策风险、决策外部性、决策可信度等,选择一个具有国家名头的大院大所都是一个优化选项,或者至少是一个不会引发议论的决策。但没想到的是,一个国家级的环评院所竟然出具一份抄袭的环评报告并进行了公示。可见,对有国家名头的大院大所的惯性思维导致人们对报告内容的实质性审查有所松懈,从而使明显有抄袭痕迹的报告却进行了公示,然后又被撤回的事情。更高的成本由此产生。


回到产业新基建搭建,在新产业体系构建中,我们要规避这种决策惯性,减少对存量产业中“大”的惯性依赖。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具备新产业发展核心能力的专业创业型公司合作,比如能够实现细胞质量及时检测的细胞质量检测机构,能够实现批量细胞智造自动化生产的创业公司等。据美国先进细胞智造报告测算,“端到端”细胞智造无人生产线的投产应用将在极大提高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先进治疗产品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降低直接成本20%-30%。


这些成果却都被“小”的创业公司掌握,但谁又知道那些今天的“小”公司不会是下一代的大公司、大企业呢?特斯拉刚成立时,谁能想到其今天的市值远超“奔驰、宝马、大众”市值的总和呢?


37.jpg


让熟知存量产业的大众理解新技术、新成果、新产业和新公司是创业者的职责之一。还得让临床应用这些先进细胞治疗产品的医护团队理解,细胞治疗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开具处方,如何在需要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等等具体的细节和流程。因为个体化细胞治疗产品无法像其他成药那样在医院的药房随时“等待”医生的处方。


因此,建设一个支持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治疗产品的产业设施和体系,将技术提供方、医院、物流、患者等联通起来非常必要,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将是趋势。


目前,越来越多的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通过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先进疗法改变了命运。但要让每一个有需要的患者都能享受到改变命运的先进治疗产品,我们就需要组织“技术+智造+检测”创新联合体建设配套的产业新基建,通过工业化的路径实现个体化细胞治疗的批量生产,一个新兴产业将由此崛起!

图片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statement-fda-commissioner-scott-gottlieb-md-and-peter-marks-md-phd-director-center-biologics

[2]https://alliancerm.org/publication/2020-annual-report/

[3]Roadmap for Advanced Cell Manufacturing Shows Path to Cell-Based Therapeutics.http://www.news.gatech.edu/2016/06/11/roadmap-advanced-cell-manufacturing-shows-path-cell-based-therapeutics;http://cellmanufacturingusa.org/road-map

[4]The Standards Coordinating Body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https://www.standardscoordinatingbod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