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历时数月,深入相关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调研,采访多位专家型政府官员、权威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和投资人,共同“把脉”未来产业,并编纂成书。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芸博士应邀接受采访。
未来产业瞭望者与践行者
刘沐芸
精华节选事关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位置——与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沐芸面对面
四点建议
问:
能否结合您所在行业,对抓紧布局未来产业,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刘沐芸:我有四点建议:
第一,政府承担“天使”的职能,做好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平台化资源的配置,扶持小的科技公司,而不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公司。政府的天使职能,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政府采购、项目支持的委托开发、政府引导资金股债结合等。
第二,改革国有银行的考核机制,国有银行是否应该具有扶持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的职能?引导国有银行低成本的贷款流向未来有爆发性潜能的科技创新领域和具有“特精尖”特征的小公司的成长。
第三,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梯次分布,如早期天使、创业投资、股权融资等等。这样梯次的分布也有利于早期天使的退出,一轮一轮开展科技创新接力赛。现在明显是后期比较密集,早期和前期比较少。未来产业的形成需要科技创新+量产能力(先机制造),而科技创新和量产能力的实现则需要科学家+银行家(资本)的各司其职,各自把各自应该做的事情干好干精。这些可以通过政府的环境创造、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等推动和实现。
第四,开放、包容、前瞻性的创新氛围,学习型的监管体系。具体到细胞产业,鉴于目前行业的研究进展和过去10多年我国行业发展的真实经历,建议深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地方立法权,参照我国“义务献血”发展历程,地方立法鼓励捐献“新生儿脐带血”,真正落实我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公益性,也就是“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公共库的建设”。不再鼓励家庭付费存储“个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深圳抓未来产业:整体不错,局部需要优化
问:
对您所在地区,在抓未来产业上如何评价?
刘沐芸:整体不错,局部需要优化。比如,对真正的“未来产业”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能否创新,评价制度和扶持政策能否针对“成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以区分,建立不同的评价和扶持机制,政府天使职能的制度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制度化。政府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产业设施等公共创新载体可以开放给社会使用并制度化,尤其是开放给初创的小科技公司。
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也是一场关于未来产业的竞赛
问:
能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决胜于未来产业”吗?刘沐芸
当然。美国的过去就是一部国际“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竞赛的发展历史,因此,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也是一场关于未来产业的竞赛。
与历史不同的是,过去科技竞赛的先发国家与后发国家的差距可以用足够的时间来追赶来弥合,中国用了70年的时间。已有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科技创新和产业活动会向低成本劳动力区域转移”,这一点给后发国家提供了发展和追赶机会。
但未来产业一旦拉开差距,后发国家再迎头赶上的机会就很小了。因为,未来产业的重要要素不再是“大量的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供给”,也不再是0和1组成的代码组成,而将会与我们的基因代码关联、结合。当大量的经济社会活动都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后,只需要少量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数据将是未来产业的核心要素,并且大量的经济社会活动由人工智能、人机结合取代后产生的数据聚集,将会产生一种雪球效应,后来者追赶的门槛将会极高。因为,追赶者的行为和活动形成的数据不再像农业时代或工业时代那样为追赶者自身所有和成长积累,而是反过来对领头企业或国家的成长发挥聚集叠加效应,让领头的国家或企业与后面的国家或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现在就是决胜未来的关键时期。